强监管!民营金控瘦身

作者:检测吧     发表时间:2022-03-27 04:36:04   浏览次数:225



从今年两会就开始热议的“金融控股公司难逃监管覆盖”的预期有了眉目。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限制企业过度投资金融机构”,“不符合规定的,逐步加以规范”,这一规定指向拥有多张金融牌照、涉足多个金融领域的民营金融控股公司。
随着监管收紧趋势逐渐明朗,民营金融控股公司反应迅速,海航系、中植系、明天系纷纷剥离相关业务,“主动瘦身”,这有助于我国金融监管进一步落地。影响惹争议
过去几年中,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除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机构相互渗透综合化经营外,相当数量的非金融主体也纷纷涉足其中,形成了数量众多、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各类金控平台。
由于我国金融主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还没有明确规定,金融控股公司大致上被认定为由一家母公司控股,母公司至多从事一种金融业务,各项金融业务由子公司独立经营,涵盖的业务范围很广泛。
“民营企业涉足金融机构领域,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为民营企业的主业提供融资服务,解决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另一方面金融业作为平均资产收益率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参与进来,还可以获取更高的资产收益率和回报水平。”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主任黄志龙向《经济》记者分析民营金融控股公司的兴起缘由时表示,金融业务规模效应明显,对民营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金融领域布局最为全面的明天系,控制着大量的上市公司及中间影子持股公司,其所持股的金融机构,几乎在每个金融子行业都拥有旗舰型企业,所控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合计已超过3万亿元。
借助对国内经济形势的敏感预判和较少约束,民营金控公司纷纷跑马圈地,大干快上金融版图,他们往往“不显山露水”,大多通?^隐性关联企业完成,加上企业内部保密机制、公关控制,媒体很难获知信息,因而未能引起外界太大关注。
东北证券创新融资部总经理朱建军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我国金融产能相对过剩,同质化经营现象严重,民营金控公司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套利的行为是存在的,此番“收缩阵地”,对金融生态环境起到一定改善作用。朱建军表示,民营金控公司在监管未落地前将金融资源进行整合,提前做出选择,聚焦于实业,将损失降到最低,不失为明智之举。
《经济》记者尝试采访两家民营金控公司,其品牌部门均以话题敏感、公司更专注实体产业为由拒绝。
即便民营金控公司的“退潮”会造成业绩损失,但金融控股公司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非金融企业对所投金融机构的管控普遍比较松散,并未发挥金融综合化经营的优势与合力,产融结合的程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集团整体业务可以说影响不大。
但目前也有多家金控公司放出准备出售旗下核心金融资产的消息,其中不乏业绩良好、规模完善的优质资产。个中滋味,唯有自知。
根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白鹤祥在两会议案中引述的数据,截至2016年年末,有近70家中央企业拥有各类金融子公司共150多家,有28家民营企业持有5家以上金融机构的股权。关联交易催生高风险
讲到民营金融控股公司,不得不提到德隆系的崛起和幻灭。2004年,由于规模过度扩张,股价非正常操作,导致资金链断裂,德隆系陷入了财务危机。号称“最后一个大庄”的德隆系倒塌,让人们惊醒,如果不能在金融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上完善、补充,下一个德隆也许还会出现。
黄志龙表示,一般而言,民营企业与旗下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往来,都可称为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不但可能放大金融业务的风险,更可能因为关联交易的不透明,导致金融风险在关联企业之间相互传染,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控股公司是跨行业、跨地区的多种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的综合体,在金融市场上同时担任多种角色,如融资者、投资者、信息提供者等。为了具体金融业务的发展,金融控股公司不可避免会牺牲其他业务或金融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向《经济》记者补充道,部分非金融企业投资控股金融机构后,存在滥用大股东权力的倾向,通过关联交易为其融资授信开设特权,变相挪用资金,损害金融机构和存款利益。
与分业经营相比,从事综合经营的金融机构规模庞大,几乎涉及金融业各个领域,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权力集中,形成金融寡头垄断,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改善服务质量的动力,损害市场公平。牌照未必是保命牌
金融控股公司都有一个相似点,就是不遗余力、不计成本地购买金融牌照。配合即将开展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动向,金融牌照究竟是合规经营的“尚方宝剑”还是阻碍发展的“烫手山芋”,引起了众多猜想。
近日,广州市金融工作局出台《广州市决胜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文件中提到的类金融机构监管是一大亮点。
南方金融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徐北向《经济》记者表示,《行动计划》明确强调牌照监管,并在不同类金融业态及同一业态不同细分领域均应采取“分业经营”模式,避免不同性质的金融风险互相影响、交织和传递,防止以金融控股集团、关联交易、通道业务等名义规避监管。
5月28日,首批金控集团监管试点5家机构最终浮出水面,分别是招商局集团、蚂蚁金服、苏宁金融集团、上海国际集团和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
截至《经济》记者发稿,市场对金控公司监管的普遍观点是拥有跨两个金融行业的机构,必须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金融控股公司牌照。那么之前的金融牌照怎样处理?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申请资质又会有哪些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表示,对金控公司已有的金融牌照,可以借用现成的监管套路,按照之前的金融牌照要求和对应的金融监管部门,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申请新的金融控股牌照,业务线条管理会更加严格,也许会提出更高的监管标准,更严的监管要求,更全的信息披露要求、风险隔离要求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由于牌照管理的核心在于准入门槛,按照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理论,金融风险传染的可能性会更大。尹振涛认为,即便金融控股公司本身拥有其他牌照,发行新的牌照,具体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黄志龙建议,民营金控公司当务之急应当要保证旗下各项业务合规,符合监管的各项规定,其次要坚持做到持牌经营,同时要控制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比重,强化信息披露,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控制各?金融业务的杠杆水平。监管最后的真空地带
实际上,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大网”,在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已经定调,金融业必须持牌经营,必须纳入监管,必须实现监管全覆盖。作为监管层关于“将所有金融业务都纳入监管”态度下的最后一块“真空地带”,制定统一的监管规则是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前提,也成为当下最为急迫的工作。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系改革滞后于金融机构实践,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本质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持续发展和效率提升。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谈到,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为了及时系统地评估与防范金融控股公司的各种风险,我国有必要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建立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宏观层面,组建国家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国际金融风险走势监测;微观层面,结合互联网金融与大数据技术,建立地区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根据宏观层面的预警监管指令,加强本地区金融机构风险的早期预警,及时提供科学的预警信息,真正发挥金融监管机构未雨绸缪的作用。”黄剑辉如是说。
在管理体制建设上,黄剑辉表示,各类金融机构在开展综合经营业务时,监管部门需要督促集团构建对外综合、内部隔离的总分结合式管理体制。对监管部门而言,根据金融业务差异可以分别颁发不同牌照,对各业务之间的投资、融资、合作等设定限制措施。对金融企业来说,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内部的资金防火墙、业务防火墙、信息防火墙等自律防火墙,能够降低内部风险传导,防止不同金融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
对于未来民营金控公司的发展趋势,朱建军表达了乐观的态度,监管落地后,行业马太效应增强,过去单独靠着做大控股企业股东的方式将不复存在。
“目前我国信贷货币资金体量达到了14万亿,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金在银行间‘空转’问题严重,民营金控公司发挥产业优势,回归实体经济,也是监管机构的一个指引方向。在金融市场的细分领域,民营金融公司产业链释放了更多活力,恢复‘单身’的金融机构增加了差异化经营,就资本市场而言,此类机构应多多益善。”朱建军补充道。
除此之外,金融法律法规是金融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金融监管部门依法行政的基础。目前,我国对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监管立法尚属空白,专家建议,有关部门需要抓紧研究国际经验,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尽快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使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和监管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学术资讯相关资讯

学术不端查重入口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硕博初稿检测(一般习惯叫做硕博预审版),论文查重检测上千万篇中文文献,超百万篇各类独家文献,超百万港澳台地区学术文献过千万篇英文文献资源,数亿个中英文互联网资源是全国高校用来检测硕博论文的系统,检测范围广,数据来源真实,检测算法合理!本系统含有(学术库与源码库)。(限制字符数30万)
检查范围硕士、博士毕业论文【误差一般在3%左右,不支持真伪验证】
4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4小时-72小时
系统说明本科定稿查重版(一般习惯叫本科终评版),论文抄袭检测系统,专用于大学生专、本科等论文检测的系统,大多数专、本科院校使用此检测系统。(限制字符数6万)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
38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2小时-6小时
系统说明比定稿版少大学生联合比对库,其他数据库一致。出结果快,价格相对低廉,不支持验证,适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荐PMLC。——不支持验证!!!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论文
298.00元/篇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学位论文查重,维普论文检测系统:高校,杂志社指定系统,可检测期刊发表,大学生,硕博等论文。检测报告支持PDF、网页格式,性价比高!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论文查重平台,PaperPass的比对指纹数据库由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指纹库是指提取的文章关键性特征信息,并非全文。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生
3.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毕业论文查重,万方查重系统,涵盖期刊、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学术会议论文的大型网络数据库;比肩中国知网的学术数据库。最多支持10万字符。仅支持中文。
检查范围学位论文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英文,小语种 预计时间:1小时-24小时
系统说明amlc查重期刊系统是杂志社专用系统,针对编辑部来稿、已发表文献、学校、事业单位业务报告、职称等论文的重复率检测系统。
检查范围职称论文/学术发表
2.5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格子达依托学术期刊库收录了海量对比资源,其中包括中国论文库、中文学术期刊库、中国学位论文库等国内齐全的论文库以及数亿级网络资源,同时本地资源库以每月100万篇的速度增加,是目前中文文献资源涵盖全面的论文检测系统,可检测中文、英文两种语言的论文文本。
检查范围本专科毕业生
4.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中文 预计时间:1小时-24小时
系统说明万方职称论文检测系统,适用于职称发表/未发表论文查重,注:上传论文请标注发表日期,如无则使用论文正式发表时间;如未公开发表的,则用论文完成时间作为发表日期。
检查范围职称论文
6.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检查语种:简体中文、英文 预计时间:60分钟
系统说明PaperTime论文查重系统,拥有海量的对比数据库,总收录超过9000万的学术期刊和学位论文以及一个超过10亿数量的互联网网页数据库组成,保证了比对源的专业性和广泛性。采用多级指纹对比技术结合深度语义发掘识别比对,利用指纹索引快速而精准地在云检测服务部署的论文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有相似的片段,该项技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市场反映良好。
检查范围毕业论文、期刊发表
2.00元/千字
立即检测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